中小学、幼儿教师可评正高级职称了
中小学、幼儿教师可评正高级职称了5月24日,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提出了工作要求。根据《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今后我市中小学教师怎么评职称,这些新变化一定要知道。
改革适用范围
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区县教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民办中小学教师可参照执行。
中小学教师“两统一”
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统一后“两对应”
与原来的职称怎么对应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
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
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
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
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与专业技术等级如何对应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
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
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
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
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评价标准和机制有什么新特点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遵循中小学教育职业特点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绩的导向要求,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克服片面强调学历和论文的倾向。与以往相比,这次制定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进一步体现社会认可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切实增强评审结果的公信力。
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包括师德师风、基本资格、教育业绩、教学业绩、科研业绩、优先条件等六方面。与原来相比,增加了正高级教师申报条件,增加了教学水平考评要求,分市级重点中学、城区普通学校、乡镇普通学校、村校教师要求四个层次实事求是提出课题和论文要求。对村校、教学点及区县内个别条件同等艰苦乡中心校教师,不作论文发表和课题要求。
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2月)
(二)实施阶段(2016年3月——12月)
1.动员部署(2016年5月)
2.现有人员过渡(2016年6——7月)
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由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和教育部门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关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
3.组建评委会(2016年7——8月)
按照“超员配置,随机抽评”的原则,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委会、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会和各区县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委会,分别负责中小学教师正高级、高级、中级(代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4.申报评审(2016年9——12月)
各区县根据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结构比例和岗位情况,按照《重庆市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规定》《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职务)教学水平考评办法》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考核(考评)工作,择优推荐。各级评委会按规定程序开展评审工作,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示。
(三)验收阶段(2017年3月)
改革工作结束后,由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并将《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总结》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高职对口专科批)考试第二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专科批考试第二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服装设计与工艺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护理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土建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旅游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会计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电子商务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电子技术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畜牧兽医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教育部公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今年高考就可以报名
- 重庆2025年普通类高职分类专科批考试第3次征集志愿缺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