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4年高考改革10大变化
重庆2014年高考改革10大变化一、自主招生在高考后进行
对考生来说,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进行,所有考生,都没有必要再为自主招生去忙碌。一切等到高考完成之后再说,考生不会过早地卷入自主招生考试,真正减轻了考生的压力。
二、艺术特长生不再有加分,也不会有省级加分。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三、外语一年两考,缓解考生备考压力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对于缓解考生的精神压力是有帮助的。
四、政史地、数理化可自主选择,扬长避短。
除语数外不可改变,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将自主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和职业规划选择学科和未来高校报考方向。
五、不在以分数为主,考察更全面
以后将不再以分数下定论,更着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监理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包括徐盛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六、全国增加统一命题试卷省份,缩小差距。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更加凸显公平。
七、录取双向选择
新政提出,推行平行志愿、取消批次录取等涉及高校招生的改革。平行志愿会更加加剧“分数扁平化”,对高校生源会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高校优势专业学科建设。影响较大的是“211”院校,而对于北大、清华这些顶尖的“985”院校影响并不大。学生“知分、知线、知位”填报的话,这些学校大都已将最拔尖的学生锁定了,学生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八、北京将减少属地招生
2015年部分本科一批招生学校在京招生时,将把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定向投到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以提高这些地区升入本科一批高校的学生人数。
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进行招生倾斜
这次改革有两项倾斜政策:第一是,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第二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十、高职院校招生分类考试成为主要。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野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以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对口专科批)第三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专科批考试第三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高职对口专科批)考试第二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分类专科批考试第二次征集录取信息公布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服装设计与工艺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护理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土建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旅游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会计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电子商务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电子技术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
- 重庆2025年高职对口专科批(畜牧兽医类)第3次征集缺额计划